十月的風裹著桂香漫過檐角時,中秋的月光正悄悄爬上悅容塔的尖頂。10月6日晚,爸媽在線第94期"傳統文化 修心養性"修習班這場橫跨黃金周的心靈之約,隨著中秋晚會的歌聲落定,在滿室溫情中悄然落幕。有人說,這個假期最珍貴的收獲不是旅途風景,而是放下心頭重擔后,與自己、與家人的重新相擁。
結業合影
五天的時光,像一壺慢慢煨煮的老茶,初嘗是新知的清新,回味卻是通透的甘醇。爸媽在線創始人、主講導師夏建國老師就像掌壺的匠人,以傳統文化為泉,以生活實踐為火,將那些沉睡在典籍里的智慧喚醒。儒家"己欲立而立人"的仁愛,不是書本上的教條,成了夫妻間的一句體諒、親子間的一次傾聽;釋家"無執"的慈悲,化作對過往遺憾的釋然,對他人過錯的寬容;道家"順應自然"的通透,則是接納生活起伏的從容,是與自我和解的坦蕩。他的話語如春風化雨,把抽象的哲學編織進柴米油鹽的故事里,讓學員們在淚眼與微笑中忽然懂得:原來傳統文化從不是遙遠的古董,而是能照見生活真相的鏡子。
夏老師解讀傳統文化智慧
課堂上的時光,是一場穿越千年的心靈對話。夏老師的講述如串串珍珠,串聯起儒釋道的精神脈絡,也串起學員們各自的人生片段。有人在"修身為本"的箴言里,照見自己為人處世的浮躁;有人在"孝悌為仁之本"的闡釋中,讀懂父母沉默的牽掛;更多人在那些鮮活的案例里,找到了家庭教育的密鑰、健康養生的法門。當古老的智慧與當下的困惑相遇,便有了前所未有的感動與敬畏——原來修行從不是深山歸隱,而是在日常里時時觀照內心的清明。
學員聽課
與夏老師合影
如果說夏老師的課是打開智慧的窗,爸媽在線總裁、修習班班主任陳景英老師的分享便是架起行動的橋。她帶來的“信仰”與“踐行”課程,像一座燈塔,既照亮精神的方向,又給出踏實的腳步。從如何建立內心的信仰支點,到怎樣用“踐行手冊”自省修身;從家庭關系的調和方法,到職場困境的破局思路,她把抽象的"修心"轉化為可觸摸、可實踐的日常。這種"知與行"的結合,讓文化智慧真正落地生根,長成滋養生命的力量。
陳老師談信仰
白日的感悟在心頭流轉,夜晚的溫情則讓這段旅程愈發豐盈。自助燒烤的炭火舔著肉串,滋滋聲響里混著暢談人生的笑語,陌生的靈魂在煙火氣中漸漸靠近;篝火晚會的火焰躍動升空,歌聲撞在塔檐上又散開,那些藏在心底的疲憊與迷茫,都在火光與歡笑中悄悄消融。這些溫暖的瞬間,讓學員們深刻體會到:修行從不是孤獨的跋涉,同行者的微光亦可照亮前路。
自助燒烤
篝火晚會
最動人的,是那些悄然發生的蛻變。有個曾把自己關在灰暗里的少年,在第四天的夜色中輕聲說"愿意好好生活"——那句話輕得像月光,卻重過所有說教,是文化的溫度焐化了心里的冰;有個姑娘在父母堅持學習兩年后終于到來,她說看到爸媽的改變才懂成長的意義,如今的她開始調整作息,用自省書寫新的人生;還有一對曾站在離婚邊緣的夫妻,此刻握著彼此的手笑了:"原來修行不是改變別人,是把自己活成光,壞事也能釀成甜"。
學員分享收貨
課程的最后一天恰逢中秋,基地大禮堂的燈光暖如白晝。學員們圍坐分享,歌聲與掌聲交織,月光從窗外灑進來,落在每個人帶著笑意的臉上。有人說:“以前總以為團圓是一桌飯、一屋子人,現在才懂,心在一起,哪怕相隔千里也是團圓。”這句話成了最好的注腳——這場修習,本就是一次最深刻的團圓。
中秋聯歡晚會
當學員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踏上歸途,十月的風正拂過他們輕快的腳步。他們知道,這不是結束,而是新生的開始。往后的日子里,儒家的仁愛會是待人的溫度,釋家的慈悲會是處世的寬度,道家的自然會是內心的刻度。而這個雙節的記憶,會像一枚溫潤的印章,刻在時光里,提醒他們:在浮躁的世界里,總有一種力量,能讓心靈歸于寧靜,讓生命綻放光彩。
本期修習班合影
爸媽在線新聞中心
2025年10月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