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田國友,來自山西長治,是一名從事中醫外治工作的醫生,日常主要通過針灸為患者緩解病痛。可這份治病救人的工作,卻在不知不覺中給我的身體帶來了負擔——針灸本就是一項耗氣的活兒,接診的患者多了,一些病人身上的病氣便會悄悄轉移到我身上。
在爸媽在線調理
久而久之,我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:每天都覺得疲憊不堪,連抬手都有些吃力;血壓也變得很不穩定,時常偏高,各種不適癥狀接連出現,讓我這個給別人看病的醫生,自己卻陷入了健康困境。
就在我備受困擾的時候,我有幸聽到了夏老師講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。那些關于儒釋道的智慧,像一束光照亮了我,不僅讓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,更讓我在心態上有了全新的感悟。與此同時,我看到身邊很多同修在調理身體后,無論是氣色還是精神狀態,都有了肉眼可見的巨大改善。這讓我也動了調理身體的念頭,于是這次專門來到爸媽在線,希望能為自己的健康“充充電”。
學習傳統文化
回想這次整個調理過程,還有些特別的感受想和大家分享。調理的頭一兩天,我沒什么明顯感覺;可到了兩三天的時候,疲憊感突然變得特別強烈,還出現了頭痛、心臟不舒服的癥狀。不過作為中醫,我很清楚這不是病情加重,而是咱們常說的“瞑眩反應”,用大白話講就是“好轉反應”——這說明身體正在慢慢調整、恢復。果然,一周之后,這些不適癥狀就基本消失了。
更讓我驚喜的是,我一直存在心腦血管淤堵、供血不足的問題,之前總因為腦子缺氧覺得不舒服,可經過這段時間的調理,我的血壓一直在穩步下降。這次來調理,我還帶了一位長治的朋友一起,他的血壓也降了下來,現在我們倆的氣色都好了很多,精神頭也足了。
臺上分享收獲
現在的我,每天幾乎四點半就能起床,早上、中午、晚上都有事情要忙,可再也沒有以前那種力不從心的疲憊感,反而覺得精力很旺盛,做什么都有勁頭。
其實作為醫生,尤其是西醫同行,很多人的壽命并不長——咱們經常能在媒體上看到,醫療界有些年輕的醫生,早早地就離開了。這里面有很多原因,對我們中醫來說,長期接觸患者,容易受到病氣侵擾是重要因素之一。所以我們醫生更要重視自身健康,既要學會自我調理,也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清理身體里的“濁氣”,做好自保,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。而增強自身免疫力、提升能量與正能量,就是自保的關鍵。
與夏老師合影
在這里,我想真心建議大家:爸媽在線的“傳統文化 修心養性”課程一定要聽,老話說“心病不除,百病難醫”,夏老師講的傳統文化課,能幫我們調整情緒、解開心里的疙瘩,我自己就從中受益良多。
作為一名中醫,我特別認同爸媽在線的身心同調理念:先通過傳統文化調心,再配合保健液熏灸等方式調理身體,這完全符合中醫“身心同養”的原理,科學又有效。所以我已經打定主意,以后每年都會來這里身心同調。
健康返程
最后,還要說說爸媽在線的員工們——從食堂的工作人員,到調理部的老師,再到每一位接待我們的伙伴,都特別熱情周到。在這里,我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,那種被關心、被重視的感覺,讓我覺得特別安心。這不僅是一個調理身體的地方,更是一個能讓人找到歸屬感的“家”。(作者:田國友)